服务网站
湛江代孕
宝宝常备药
来源:http://www.ymhkz.cn  日期:2023-07-23

【导读】日常生活中,宝宝难免有一些头晕脑热、磕磕碰碰,因此家中应该准备一些常用药物,以备不时之需。本文为大家介绍几种宝宝常备药。

家庭宝宝常用药需储备哪些

宝宝身体各项功能还没有完全成熟,难免会容易生病,因此,在家庭里为宝宝准备一些常用药是非常重要的,可防病,当宝宝有些轻微的不适时,也不必慌慌张张地跑到医院。下面,小编就为各位妈妈们列举一些宝宝一些常见疾病,和对应的药物及其具体用法。

确定儿童使用药物的规定非常重要

家庭常备药物一:一捻金胶囊

对症:用于宝宝停乳、停食,或腹胀、腹痛、大便秘结。

用法:1岁以下每次服用1粒,每日1-2次。1-3岁每次服用2粒,每日1-2次。4-6岁每次服用3粒,每日1-2次。

小编提示:也可以溶解于牛奶、果汁内给宝宝服用,味道更好。

家庭常备药物二:珠珀猴枣散

对症:用于宝宝发热、咳嗽并有痰鸣,或腹部胀气而不思饮食,或烦躁易惊,夜寐不安。

用法:100天内的宝宝每次服用1/3瓶,每日2-3次。1岁以下每次服用1/2瓶,每日2-3次。1-4岁每次服用1瓶,每日2-3次。5岁以上每次服用1瓶半至2瓶,每日2-3次。

小编提示:平时每周服1-2次,可保平安,这种药也可溶解于牛奶、果汁、稀饭内服用。

家庭常备药物三:醒脾养儿颗粒

对症:它具有醒脾开胃、养血安神的作用,用于宝宝厌食、贫血、慢性腹泻、遗尿、夜啼。

用法:1岁以下每次服用1袋,每天2次。1-2岁每次服用2袋,每天2次。6岁每次服用2袋,每天3次。7-14岁每次服用3-4袋,每天2次。

小编提示:温开水冲服,感冒、咳嗽、发烧的宝宝忌服。

家庭常备药物四: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

对症:用于宝宝因积食引起咳嗽、喉痰鸣、腹胀如鼓、不思饮食、口中有酸臭气味。

用法:小于1岁每次服用5ml,每天3次。1-2岁每次服用10ml,每天3次。2-4岁每次服用 15ml,每天3次。大于5岁每次服用20ml, 每天3次。

家庭常备药物五:脾可欣婴儿健脾颗粒

对症:用于宝宝患上非感染性腹泻、体弱面白、大便次数增多、便稀并气味臭秽,含有不消化食物,或有时成蛋花汤样,伴有腹胀、睡眠不宁。

用法:1岁以下每次服用1g,每天3次。1-3岁每次服用4g,每天2次。4-7岁每次服用8g,每天2次。

家庭常备药物六:小儿化食丸

对症:用于宝宝贪食受凉后,引起肚腹胀满、恶心呕吐、烦躁口喝,舌苔黄厚、大便干燥。

用法:1岁以下每次服用1丸,每天2次。大于1岁每次服用2丸,每天2次。

小编提示:最好要用开水溶化后服用。

家庭常备药物七:儿康宁糖浆

对症:用于宝宝身体瘦弱、消化不良,并伴食欲不佳。

用法:每次服用10ml,每天3次。

家庭常备药物八:四磨汤口服液

对症:用于宝宝因积食引起腹胀呕吐、啼哭不安、厌食纳差、大便秘结。

用法:新生儿每次服用3-5ml,每天3次,疗程2天。

当然,爸妈们不能完全依赖这些药物,家里备的药只能用在宝宝病情较轻时,一旦病情变化或加重,一定要及时到医院看医生,以免延误病情。

给宝宝喂药的常见误区

每次喂药,宝宝们都会哭闹拼命挣扎,一些家长可能会捏住宝宝鼻子强行喂药。但这种行为是极其危险的,宝宝分分钟会因为药物吸入气管而窒息。下面来了解6个喂药误区。

1、用果汁、牛奶送药

据《泰晤士报》,有近50种药物会与果汁发生反应。例如,柚子汁、橙汁和苹果汁会抑制部分抗过敏药、抗感染药的功效。此外也别用牛奶送药,牛奶可能会和药物起反应,比如磺胺类药物,和牛奶一起服用会降低药物的效果。

宝宝常备药

2、有一种粗暴,叫做捏鼻子

当宝宝哭闹深吸气时,由于鼻孔不通,药物极易被吸入气管,严重的话会导致气管痉挛、窒息,甚至死亡。

3、大力压娃的舌头

用装有药物的勺子压住宝宝的舌头,快速的药物倒进宝宝的嘴里,这样做也不妥当哦。如果一次性给药太多,有可能会引起咳呛。

4、宝宝大哭仍然猛灌

宝宝大声哭泣,或张口说话时,最好停止喂药,否则药物可能会误入宝宝的气管。

5、从嘴中间掰开喂药

正确的方法是从宝宝嘴唇侧边倒入药液,这样可以避免宝宝由于哭闹而将药液吸入气管。

6、喂药麻烦,不如输液

一些家长深知喂药的麻烦,想到既然输液好得更快,干脆不喂药了。其实能吃药就别输液呢,各位爹地妈咪别冲动。

宝宝红屁屁用什么药?

1.每次换尿布后可以涂抹一层有隔离效果的软膏,这可以在宝宝皮肤上形成保护层,保护宝宝不舒服的皮肤不再被粪便和尿液侵蚀。

2.将紫草油滴剂均匀涂抹于病变皮肤表面或涂抹保英软膏,能促进皮肤修复。

3.还可以在皮肤表面涂抹甾体类固醇外用药物。

温馨提示:宝宝的皮肤很娇嫩,含激素的产品应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,因为会降低宝宝的局部皮肤抵抗力,加重继发感染、有色素沉着等问题。


参考资料

标签:

Copyright 2026-2040 广东医羽代怀中介 广东医羽代怀中介网站地图 sitemap.xml tag列表